您当前的位置:都市生活圈资讯正文

围棋高手宝马捉住我国市场机会在我国为国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3-20 18:51:08  阅读:3221 作者:责任编辑NO。姜敏0568
宝马有点像一个围棋高手,它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关注整体的布局。

文/毕然

数字,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对不喜欢它的人来说,看到一连串的数字,或许会感到头痛万分。而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它又如悦耳的音符一般,沁人心脾。尤其是当金融圈的人士看到财报的那一刻,他们看到的不单单是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故事。

日前,宝马集团发布了2019年度财报。在刚过去的2019年,宝马集团总销量为253万辆,相比2018全年增长2.2%。其中,集团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达到1042.1亿欧元,增长7.6%。受各方面影响,宝马集团全年息税前利润74.11亿欧元,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为44.99亿欧元。如果去除第一季度支付的诉讼拨备金影响后,宝马集团全年息税前利润率能够达到6.4%。

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一串常见的数字,甚至可能是枯燥乏味的,最多就是和往年的数据进行一下对比。而在专业技术人员的眼中,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想表达的含义。

以第一季度数据为例,单看表面,由于支出14亿欧元应对欧盟反垄断诉讼拨备金,宝马集团2019年第一季度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亏损3.1亿欧元。在平常人看来,亏损3亿欧,这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然而专业技术人员看到的,或许是“若刨除14亿欧元诉讼拨备金的影响,宝马集团第一季度息税前利润将超过11亿欧元,实现约5%的正增长。”要知道彼时全球汽车行业正在逐步进入寒冬,能有这一成绩已属不易,更何况14亿欧元诉讼拨备金属于非正常支出。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宝马通过自身战略特性,在第二至第四季度中分别达到6.5%、6.6%、6.7%的息税前利润正增长,一步步抹平了3个多亿欧元的亏损,最终实现44.99亿欧元的息税前利润,并在自由现金流与股东分红上保持优势。

尤其是到了第四季度,宝马集团旗下三大豪华品牌BMW、MINI和Rolls-Royce销量同比微增,共交付665803辆,同比增长1,4%;集团收入也提升至293.66亿欧元,同比增长19.9%。息税前利润大幅提升至23.32亿欧元,同比增长超过三成,税前利润为20.55亿欧元,增幅14.2%,税前利润率达7.0%。

这是宝马集团有史以来单季度收益最好成绩,也凸显出了其当前产品组合的强大吸引力。

有人说,宝马有点像一个围棋高手,它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更关注整体的布局。当然,宝马也会关注具体的领域,但可能会从更长远的维度去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

战略投入优先 不“计较眼前得失”

爱下围棋的人一定知道,下棋中的布局构思特别的重要。即便是刚刚开局,双方便需要排兵布阵,抢占大场,当然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最终的胜负。

宝马集团自然深谙这点,它也明白转型时期不能过于计较眼前的得失。近几年宝马集团无论是在新技术、新车型,还是新战略上做的探索,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战略投入。

“新技术是未来出行的关键。”相信没有人会反驳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曾说过的这句话。毕竟只有将创新集成和体系整合能力集合在一起,同时开发和集成软、硬件的公司才能塑造汽车行业的未来。

为此,宝马集团年研发投入已连续五年超过50亿欧元,其还计划到2025年在研发方面继续投资超过300亿欧元,以巩固作为创新领导者的地位。而这也彰显出宝马集团对未来业务发展的信心。

宝马集团的这些投入,有一部分或许放在了打造“创新汽车产品”上。能让我们消费者对产品耳目一新,把过去宝马酷炫、青春的基因发扬光大,尽快将战略车型推向市场,有利于用户和长期资金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对于消费者和资本而言,好的产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抛去《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著名财经评论家的光鲜外衣后,水皮也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和特斯拉这种过山车的企业发展脉络不同,我认为中国消费者和市场投资者更愿意接受宝马这样让人放心的创新市场产品。”在他看来,若能加上新能源产品的发力,宝马至少在中国市场上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事实上,宝马的投资布局绝不仅是在产品层面。若结合当下热门的“新基建”后不难发现,宝马的投资布局与互联网、物联网、5G应用、新能源车,充电桩都有关联,这些都表明其已经在充分参与布局推动发展新星骋是运营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契合着中国社会下一阶段的转型升级需求。

如今,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对于车企创新与传统的论调也需要重新商榷。在全球汽车企业中,作为传统老牌车企的代表,宝马有两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首先是其产品、品牌特性的年轻化,第二是宝马的创新文化。

“传统汽车企业想的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互联网造车企业想的是万一成功了怎么办,两种理念都有它的道理。”在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看来,宝马既具有创新活力的一面,又有结合百年造车经验的一面,它站在十字路口面对新四化的方式是双面的。

经济学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则认为要一分为二看待造车新势力对百年制造企业造成的冲击。一方面,造车新势力的创新、闯劲和不怕失败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作为百年老字号,宝马所具有的优势又是新造车企业无法企及的,“宝马应该秉承开放、包容、持续创新的文化基因去接纳这些创新。”

而这也正是宝马这种老牌车企才能拥有的精耕细作能力和企及的高度。

可期的“中国百万辆”

72万辆,同比增长14%。2019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实现了全面高质量的发展,创下公司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好的销售记录。26年以来,中国已不单单是宝马集团最大单一销售市场,而是成长为其全球战略引领型市场、全球创新中心和新能源生产发展基地。

“宝马在中国卖到一百万辆是没问题的。”无论是吴迎秋还是水皮,都对宝马在华发展有着极大的信心。

毕竟,中国市场仍具有较大潜力。尽管中国汽车市场已逐步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但消费需求正处于升级换代,这也给了宝马扩充市场占有率的有利时机。若有合适的产品能尽快投放到中国市场,宝马将极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蛋糕。

为此,宝马应在市场战略部署上迅速抓住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利用中国市场消费升级机会,把中国市场进一步夯实做大,使得在这一市场能持续保持正向增长,甚至更好的态势。

正如吴迎秋所说的那样,中国市场已成为衡量世界汽车发展好坏的重要标尺,凡是在中国发展的好的企业,全球一定好;凡是全球市场出问题的企业,在中国一定出过麻烦。

而伴随着中国利益的慢慢的变大,宝马集团此前的“在中国,为世界”的部署自然显得特别的重要及正确。

按照规划,2020年,宝马集团将继续推进“2+4”中国战略落地,聚焦客户的真实需求,推动公司今天与未来的业务成功,并继续强化“在中国、携手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战略部署。短短一年时间,被宝马集团安排的明明白白。

就在今年,BMW将推出包括i3和iX3的两款纯电动车型,以及X1、X5、5系的插电混动版本和i8等四款PHEV车型,用6款车型系列组成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阵容,在豪华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抢占先机。同时,宝马集团还将以纯电动SUV华晨宝马iX3在沈阳的投产,正式拉开BMW在华国产纯电动车型的进攻序幕。

“宝马集团非常看好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我们将继续推进在中国的所有投资项目,也正在讨论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的这句话,更是给了消费者和长期资金市场以信心。对于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宝马集团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一起迈向更大的成功。

在中国市场已经 “拿下72万辆销量”的宝马,下一步的目标或许就是冲击百万辆。跻身百万辆俱乐部的那一天,应该并不遥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原创性、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